检测设备
美国军工,独步全球:世界最强军工科技源自最强军工巨头
当前我国军工行业处于历史厘革期,机缘与挑战并存。我们撰写全球军工系列陈诉,对美国、俄乌、欧洲、日韩等国家/地域先进军工行业举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军工行业未来生长路径提供参考。
我们将美国军事情为该系列陈诉的开篇,源于其独具参考价值。美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军事装备、最前沿军工技术、最顶尖军工企业。“军转民”、“民参军”、吞并重组贯串始终,配合塑造美国独具特色的军工工业,助力美国生长为全球军工霸主。理由战斗机、直升机、导弹、潜艇是军工技术未来生长偏向。
美国政府作为军工行业的垄断性客户,其订单量决议行业盈利水平,订单结构塑造行业体系。现在,美国政府订单集中于战斗机、直升机、导弹、潜艇等,代表着美国以致世界未来 5 年重点生长偏向。军民融合+并购重组,双引擎拉动美国军工行业厘革与生长。
历经萌芽期、觉醒期、发展期、成熟期,美国军工工业现在正处于重构期。在生长历程中,军民融合式生长为企业穿越周期保持存活提供更多可能,为军民新技术推广与提升提供更大平台;并购重组为企业塑造焦点竞争力提供捷径,推动整个工业从武器供应向能力体系供应的转变历程。
“大而全”与“小而精”,传统军工企业的两大生长偏向。对于技术人才资金要求极高、市场空间辽阔、处于工业链下游的作战能力体系供应商,“大而全”的门路最适合,对标 Lockheed Martin、Boeing 等军工巨头;对于处于工业链上游的原质料、零部件、分系统供应商,以及市场空间较小的信息技术、特定装备供应商,“小而精”的门路最适合,对标 L-3、Esterline 等中小企业。
创新+风险资本,新型军工企业的第三条生长之路。SpaceX 以极短时间研制出兼具性能与价钱优势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及龙飞船,收获大量 NASA 订单并横扫全球航天市场。
基于痛点鼎力大举创新+风险资本扶持,新型军工企业可以有别具特色的生长路径。一、美国军工,独步全球军工行业是美国经济重要组成海内消费+国际出口,军工行业对美国 GDP 孝敬庞大。
在美国几大工业中,航天军工工业对 GDP 的孝敬度为 2~3%,位于汽车工业之前、信息技术工业之后。军工工业对 GDP的孝敬,主要在于两个方面:(1)美国政府军费支出之中的设备采购+研发测试评估支出,约为 2,000 亿美元/年;(2)军工产物的净出口,约为 40~50 亿美元/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几大工业中,军工工业的净出口额位居前列,是美国出口的最主要孝敬者之一。世界最强军工科技源自最强军工巨头军工巨头齐聚美国。在美国 Defense News 一连数年公布的全球军工百强排行榜上,美国军工企业稳定占据百强中的近半数席位。其中,美国军工 7 大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通用动力、L-3 通信、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的军品收入额远超全球其他军工企业。
全球 10 雄师工巨头中的 7 家均降生并生长壮大于美国,是美国军工行业繁荣历史的缔造者。美国军工巨头引领全球军工科技最前沿。
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军工技术始终处于世界最前沿,这源于美国军工巨头所具有的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战斗机为例,每一个战斗机世代都有美国军工巨头的产物的身影,美国军工巨头的产物也在连续性地引领战斗机向新的世代生长,不停开拓军工科技的新边疆。
美国稳居全球头号军品消费与生产国军工从业人员全球最多,军品收入稳冠全球。2013 年,美国航天军工行业从业人数到达62.1 万人,凌驾整个欧洲军工从业人数的总和;美国军工行业总收入额到达 2,320 亿欧元,远超欧洲、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国,军品收入额稳冠全球。全球最多的军工从业者,全球最大的军工巨头,将美国缔造成为全球头号军品生产国。
全球最雄师火消费市场,源于美国政府惊人的军费支出。2014 年,美国军费支出高达6,100 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支出的 35%,凌驾中国、俄罗斯、沙特、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 7 国的军费支出的总和,是军费支出排名第二的中国的 3 倍,稳居全球第一。只管美国已处于新一轮的军费削减周期,但 2014 年军费支出/GDP 仍处于 3.5%的水平,而中国仅约为 2%(SIPRI 口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防务产物客户;美国政府惊人的军费支出,将美国本土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军品消费市场。美国武器出口全球各国。美国本土并非美国军工的全部,世界才是美国军工最辽阔的市场所在。2010~2014 年,美国武器出口排名世界第一,共出口 439 亿美元,全球占比36%;俄罗斯紧随其后,武器出口 374 亿美元;中国排名第三,可是仅出口 76 亿美元,不及美国 20%。
从销售规模来看,中东及东南亚各国及地域是美国军器最主要外洋买主。军费预算主导行业走向美国政府是具有绝对垄断力的最大买家。
美国军工工业出现完美的金字塔结构:自塔基(工业链上游)至塔身(工业链中游),依次为原质料制造商、元器件制造供应商、分系统制造供应商、武器体系和服务集成商(主承包商);塔顶(工业链下游),主要是美国政府(国防部、情报部门、领土宁静局及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外洋各国军政客户。美国政府是军工工业最具垄断性的下游客户:L-3、Raytheon 有 70%以上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Northrop Grumman、Lockheed Martin 有 80%以上收入来自美国政府,Huntington Ingalls 更是完全依靠政府订单生存。
美国政府军备支出决议企业盈利情况。与其他行业差别,军工行业的客户(美国政府)会每年转动宣布未来至少 5 年的全面预算。从用途分,美国国防部的防务预算可分为研发测试评估(RDT&E)、装备采购(Procurement)、人员开支(Military Personnel)、运营支持(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以及其他杂项。
其中,RDT&E、装备采购是直接用于美国军工企业的支出。从历史数据来看,RDT&E+装备采购支出与重要军工企业的营业收入基本同步。作为具有绝对垄断力的客户,美国政府的军备支出决议着整个军工行业的盈利情况。
因而,分析美国军工行业,首先要分析国防预算及其预期的落实水平,从中发现潜在的机缘。军备支出具有显着周期性。
自二战竣事以来,军备支出已履历两个完整的周期:1967~1985 年为第一周期,周期长度为 18 年,最低点仅为周期峰值(1967 年)的 50%;1985~2008 为第二周期,周期长度为 22 年,最低点仅为周期峰值(1985 年)的 49%。自 2008 年第三周期开始后,至今仍未泛起显着的周期底部,预期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下降。
只管军备支出的增减有经济周期的影响(如 2008 年的见顶回落),但还会受到(冷战期对苏联的施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总统任期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军工行业的盈利颠簸周期更为奇特。研发测试支出70年连续增长。
自二战后,RD&E支出占比出现颠簸向上的连续增长态势,从 1948年 12.8%增至 2014年 38.6%。研发测试支出周期与总的军备支出周期近乎相反,20 世纪 70 年月、90 年月的军备支出的两次底部,都是研发测试支出占比都到达局部峰值,1998 年甚至到达历史最高的 46%。
美国政府更倾向于维持军工科技研发,但不总是会将新的军工科技应用于新的军品之中。订单需求引导工业体系日臻完备政府需求引导建设完备的军工工业体系。
美国政府作为军工行业的最大客户,不停的需求更新都市推动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长。现在,美国已形成完备的军工工业体系,包罗航行器、航空、导弹、C4I、造船、地面车辆、服务等部门。牢固翼战斗机、直升机、导弹、潜艇是美国未来 5 年的重点建设偏向。从国防部提交的最新版本的采购陈诉(SAR)来看,Lockheed Martin 为主承包商的 F-35 战机依旧为国防部最大的采购项目:2015 年及以后年度,预计将投入 2,517 亿美元购置 1,921 架 F-35。
从总金额占比快要 40%的采购大单列表可以发现,战斗机(F-35、LRS-B)、直升机(CH-53k、UH-60M)、导弹(BMDS、三叉戟)、潜艇(Virginia、Ohio)仍为美军投入建设的重点。二、寡头朋分各部门细分市场采购项目被少数主承包商包揽。美国政府的军品采购项目中,体量差异很是显著:采购金额排名前 26 的项目总金额占比快要 40%,剩余 60%采购资金用于上百个小型军民项目;而这快要 40%的项目资金,仅被 8 家巨头承包商分享。8 家承包商中,Lockheed Martin豪揽 7 个项目,项目总金额(SAR 宣布的以前年度防御计划投入、2015~2019 年防御计划投入、2020 年及以后年度预期投入的总和)快要 7,000 亿美元;General Dynamics 紧随其后,包揽 5 个项目近 3,000 亿美元。
最大采购项目被少数承包商朋分,美国军工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式已很是成熟。寡头垄断是各部门的普遍格式。
经由近半个世纪的吞并重组、合纵连横,在美国军工的各工业部门都已形成差别强度的寡头格式。► 航行器部门:20 世纪 90 年月,航空领域的主承包商包罗 Martin、General Dynamics、McDonnell Douglas、North American、Rothwell International 等企业,如今已被吸收进入 Boeing 和 Lockheed Martin 两家公司。现在,Northrop Grumman 与这两家公司在航行器部门出现三足鼎立局势。
牢固翼战斗机方面,Lockheed 是最大赢家,竞得 F-35、F-22 等项目;Boeing 仅有 F-18E/F,以及与 Lockheed 团结承包的 LRS-B;Northrop 最后一次主承包的战斗机是 B-2,仅供货 21 架。牢固翼运输机方面,Boeing最具优势,拥有 C-17、KC/RC-135 等项目;Lockheed 拥有 C-130J。直升机方面,Boeing 拥有 V-22 鱼鹰、AH-64E 阿帕奇;Lockheed 拥有 MH-60R/S 海鹰;已被Lockheed 同意收购的 Silkorsky 拥有 UH-60M 黑鹰、CH-53K。
无人机方面,Northrop最具优势,拥有 RQ-4A 全球鹰;General Atomics 拥有 MQ-1 捕食者;Boeing 拥有Insitu 公司及其配合研制的扫描鹰无人机。► 航空部门:航空部门主要划分为在轨航天飞机系统、发射系统两个子部门,支持预警/侦察市场、通讯市场、天气市场、导航市场、载人航天探索市场五个市场。
国防航天项目主要为 3 家主承包商垄断:Boeing 主营 GPSII、宽带填隙通讯卫星(WGS)、渐进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Lockheed Martin 主营 GPSII/III、天基红外系统(SBIRS)、先进极高频通讯卫星(AEHF)、移动卫星通讯系统;Northrop Grumman承包工具为航天跟踪与监控系统、国家极轨运行情况卫星系统(NPOESS)。► 导弹部门:现在,导弹部门也出现双寡头垄断格式,Lockheed Martin 和 Raytheon包揽国防部导弹采购资金的 85%。
► C4I 部门:C4ISR 系统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是军队情报、决议、指挥、治理所涉及到的设备、器材、法式的荟萃。美国 C4I 部门的寡头垄断并没有特别突出,现在 Lockheed Martin、Raytheon、Northrop Grumman、General Dynamic、L-3、EAS、EDS、ERS、Boeing 均为美国军方的承包商。► 地面车辆部门:20世纪 90年月,武装车辆的领先制造商有 Chrysler Defense、General Motors Defense、Teledyne Vehicles、United Defense 等公司,现在已被吸收合并进入 General Dynamics、BAE Systems(美国分部)两家,形成双寡头格式。履带式车辆方面,GD 是 M1 主战坦克的主承包商,而且引领陆军未来攻击系统(FCS)的研发;BAE 是 M2/M3 Bradley 履带式装甲战车的主承包商。
轮式车辆方面,GD、BAE、Navistar 都供应防雷反伏击车辆(MRAP)的生产。此外,Oshkosh 从事战术车辆的生产。► 造船部门:直到 1995 年,美国 6 大造船厂——Avondale、Bath Ironworks、Electric Boat、Ingalls、NASSCO、Newport News Shipyards——仍然是 6 个单独的企业。
如今,6 大船厂已重组成为两大巨头 Huntington Ingalls、General Dynamics,造船部门也被双寡头垄断。HII 主要生产尼米兹级、福特级航空母舰,并主导下一代水面战斗舰的研发;GD 主要生产和研发大型两栖舰船;HII、GD 以及 LMT 分享核潜艇的生产。三、军民融合+并购重组,双引擎拉动美国军工生长美国军工生长史的五个阶段1812~1941:萌芽期。
自美英 1812 年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险些美国陆军的所有的弹药枪炮、很大部门的美国水师的军品及军舰都是在政府的军工厂中制造的。可是,政府在宁静年月维持谋划的军工厂和船厂通常无力满足战争时期激增的军械需求。
在萌芽期的军工体系下,私营企业在战乱时期(如南北战争)负担起政府军工厂不能满足的军械生产任务,在战乱停止后缩小军品生产规模或重返民品生工业务。这种“feast-or-famine”的模式一直连续至二战时期。1942~1945:觉醒期。
1941 年尾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被卷入二战,而其时美国航空工业的产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战机的需求。1940 年,美国生产不到 2,900 架轰炸机和战斗机;1944 年,军机产量快要 74,000 架,包罗 35,003 架轰炸机和 38,873 架战斗机。
为填补军机产能的空缺,以 Ford、General Motors、Fisher Body 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通过新建工厂或将原汽车生产线举行革新,制造整机、军机主要部件、坦克、防空炮军品。就重型轰炸机而言,Ford 在 Willow Run 的工厂制造二战时期 18,482 架 B-24s 中的8,685 架。因而,1942-1945 年是美国军工工业全面向私营企业转移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雷达、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电子盘算机、原子弹等重要发现都是由私营军工厂研发的,这些产物远远超出政府军工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1945~1960:发展期。
1948~1960 年,美国第一次在宁静时期大规模生长军队气力,建设军工工业。这一时期,美国军费预算 CAGR 为 6.4%~6.5%,泛起以 10 年为视察期的历史最快增速,第二次泛起类似增速还要到 1998~2007 年。1952~1960 年,国防支出约为美国 GDP 的 9.3%~13.2%。从国防预算分项来看,RDT&E 支出 CAGR 为 18%,而装备采购支出 CAGR 为 8.3%,凸显政府对军工新科技的重视。
军事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不仅使核潜艇、大型航空母舰、喷气飞机、弹道导弹、卫星、装甲车等武器系统更新换代,频繁的科技革新还使恰当时的军工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较其他制造业更低。国防部 TOA 的快速增长、军工工业盈利空间的扩大、进入退出门槛保持较低水平,促使许多私人企业投身军工工业。1955 年,军用航空制造工业的平均 ROE 在 25.6%,而所有制造业平均 ROE 仅为 10%;1956~1957 年,军用航空制造是仅次于制药业的 ROE 最高的工业。
1960 年,军工工业已成为全美国经济的最大支柱工业,凌驾汽车制造、钢铁、石油行业。此时,美国军工工业已经演化出明晰的工业链:武器系统主承包商,子系统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原质料制造商。时至今日,这种金字塔形的工业链依然沿用。
此外,在军工工业的发展期,政府与军工工业的关系在发生重要变化。1947 年,国防部(DoD)和美国空军(USAF)建立。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美国国防部对军队的 R&D 支出及军品采购实施愈发严格的治理;特殊的政府采购预算制度使军工工业愈发体现出与其他工业的与众差别。
1961~1990:成熟期。冷战时期,美国防务建设主要关注苏联对美国宁静的威胁。
喷气飞机、弹道导弹、坦克、装甲车、对空导弹、航母、核潜艇等主要武器系统依然是美军的焦点组成,而卫星通讯、大面积遥控传感器、指挥与控制、情报、准确武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然而在 1961~1990 年,政府的防务支出增长却很不显著:CAGR 仅为0.82%,而 1948~1960 的 CAGR 为 6.4%。只管越南战争和里根的防务建设计划造就两波军费预算岑岭,但 1975 年的装备采购支出跌至 600 亿美元(以 2009 年美元计),为1955 年来的最低值。
1970 年,军费支出缩减、市场利率攀升,许多军工企业面临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如 Lockheed 等公司都需要政府的担保贷款艰难过活。此时,许多军工企业开始寻求美国国防部之外的客户和业务:以美国 25 家最大防务承包商计,军品收入占比由 1958 年的 40%降至 1975 年的 10%;子承包商数量由 1958 年的 6,000 家下降至1975 年的 4,000 家;主要航空制造企业由 1950s 的 14 家淘汰至 1970s 的 9 家、1980s的 7 家。
同时,美国国防部勉励公司开展军器销售出口:以美国 25 家最大的军工企业计,武器出口占比从 1970 年的 4%增加至 1976 年的 20%。此外,1984~1987 年,美国国防部的政策变化很是频繁,包罗限制公司对数据的所有权、变换成天职担原则、降低利润比例、淘汰分批付款额、变换税费缴纳期。政策改变对军工企业盈利造成较大打击,使 1985 年利润淘汰 23%。
在美国军工的成熟期,盈利空间的缩减使得军工行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1985~1988 年美国国防部 60 家主承包商中的 10 家收购其他行业或被其他行业收购。1991 年至今:重构期。
冷战竣事后的 10 年,传统武器(如卫星和登陆车、传感系统、C2、战斗机、远距运输机、水面战舰、潜艇)仍具重要性,但国防部的军费预算始终低迷,去产能势在必行。思量到需要保持商用企业实时响应战争需求的能力,Bush 政府建设的防务转换委员会(DCC)建议加速军民一体化(commercial-military integration)生长。1992 年克林顿当选总统,Aspin 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美国军工工业规模缩减最强时期来临。
经由对美国军工工业过剩产能的详细分析,Aspin 将约 15 家最大的军工企业召集至五角大楼,在晚宴后要求“参会的 15 家企业在未来五年内要淘汰一半”。在“最后的晚餐”后,政府支持的吞并热潮来临。政府在行业结构的塑造上并不外多加入,仅在1998 年 Lockheed Martin 与 Northrop Grumman 的吞并案上脱手制止。
1991 年至今,不仅仅是竞争格式重构,工业结构重构、武器体系重构也在发生。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昂贵的战争履历促使美国军队对武器系统和服务的需求发生转变,新的战争理念(网络中心战、基于效果作战、网络战争等)促使军队越发重视跨武器系统、跨作战群体、跨作战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满足新需求,众多从事 C4I的科技公司被吸收合并进入首选承包商;防务公司之间的互助和竞争也更为庞大,军工巨头多是平台、子系统、部件的荟萃体,例如 Lockheed Martin 既是拥有内部建设平台的 F-35 的首要承包商、系统集成商,又是电子战的子系统制造商。
从“民参军”、“军转民”到“军民融合”的纵深生长“民参军”。从美国军工历史上看,“民参军”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战事需求(1945 年以前):政府军工厂及现有的私人军工厂难以满足战争的求,生产民品的私人企业转为生产军品,降生出如 Ford Aviation、GM Defense 等“民参军”企业;► 军费预算高涨、军品盈利丰盛(如 1945~1960 年,美国军工生长的黄金时期),加以科技快速厘革带来的较低门槛,民品企业进入军品市场;► 商用技术生长快于军用技术(如 1991 年至今),军工巨头需要集成最先进技术而收购科技公司,科技公司转为军品订票据系统的提供商。
“军转民”。美国军工行业早期,许多“民参军”企业在战事竣事后重操旧业,“军转民”是一个自然的历程。
而自冷战至今,军工行业退出门槛逐渐提高,美国“军转民”历程存在深条理的驱动因素:► 军费预算大幅削减或连续低迷(如 1970~1980 年、1985-1998 年),军工行业盈利空间整体缩水,军工企业通过收购(如 1970s 的 United Technologies 收购 Otis Elevator、Raytheon 收购 Amana)、分拆(如 1977 年的 Pratt & Whitney 将军品业务留在Florida、民品业务放入 Connecticut)、出售军品业务部门(如1988年的Eaton、Sperry、United Technologies、Honeywell 等)淘汰军品份额并将军工技术用于研发民用产物增加民品份额,扩大盈利降低亏损;► 政策变化(1985 年前后,如按进度付款的削减、税费政策变化)使市场庞大性和不确定性陡增、军工企业盈利能力与风险蒙受不相匹配,军工企业纷纷转向民用市场。“军民融合”是深刻而广泛的厘革。“民参军”、“军转民”多为市场自发性行为,而 20世纪 90 年月以来美国军工工业的“军民融合”,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厘革。
“军民融合”模式下,军方、军工部门、军工企业举行调整革新,军政部门间和企业间开展互助,开启军、民用技术和资源的双向转移,促进防务建设与经济生长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军民一体化,美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宏观层面,美国国防部设立技术转换办公室(OTT),牵头治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卖力与能源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协调;► 实施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保证将军民融合落到实处。详细包罗:技术再投资计划(TRP),将削减下来的国防用度的一部门再次投资于国防关键技术领域以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军民两用科学技术计划(DUS&T),类似于 TRP,但更精密围绕军事用途;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计划(SBIR),要求联邦机构从 R&D 经费中拿出一部门支持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运动;► 革新国防采购制度,通过“联邦采购精简化法案”(1994 年),增加军方获得现金民用技术产物和服务的途径,这是在民用产物技术水平不停提高、到达甚至凌驾军用尺度的配景下提出实施的;精简军用规范(1994 年 6 月美国国防部对恒久执行的3.1 万个军用规范举行重大调整),弱化军用技术尺度,降低民用企业到场军工生产的门槛;► 建立军民一体化的科技工业链: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广泛到场军事科研,美国科研经费资助前 100 所大学中的 75 所接受国防部支持;另一方面,民用企业到场军工项目,例如硅谷为美军提供高技术通信器材、盘算机软件、防毒软件、卫星照片分析技术。
如今,“使用民用经济中发生的高新技术爆炸来实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生长”得以实现,“军民融合”已成为美国军工巨头以至于许多私营企业最普遍的谋划模式。“军民融合”改变人类生活。
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以及其他项目中所研发出的先进科技,促使互联网、条形码、液晶电视、微波炉、ICU、核磁共振、彩超、无线移动通讯、GPS、波音 707、贝尔 214 等民用产物的降生,使近百年来的人类生活发生巨变。吞并重组助力美国军工走向世界之巅政府+市场+资本,多因素引爆吞并重组热潮。美国军工行业的吞并重组起始于冷战时期:彼时,军工工业盈利空间狭窄、市场情况较差、风险与收益不相匹配,军工企业购民品业务部门、剥离军品业务部门。
而在 20 世纪 90 年月开始,吞并重组的热潮才真正开始。重组浪潮的驱动因素有:► 政府为削减过剩的军工产能而鼎力大举支持军工企业整合,美国政府的“最后的晚餐”为重组背书;► 新的战争理念、昂贵的实战履历要求军工企业由军工产物集成商向完整的作战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军工企业需要通过外延收购快速实现这一历程;► 通过并购扩大产能与市场、实现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例如 Boeing 收购McDonnell Douglas,不仅使 Boeing 扩大民用航空产能及市场份额,还可将 MD 的军用航空技术和 Boeing 的市场渠道、政府关系联合,在军用航空订单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GD 的重组行为为其他巨头带来示范效应:General Dynamics 在 1991~1992 年出售了除焦点业务外的所有业务,市值在 1991 年、1992 年划分上涨 113%、80.5%;► 1980s、1990s 的一连裁员、关闭工厂、终止项目使军工企业手握更多现金;► 1990s 正值美国企业重组浪潮,投行家拉拢大量 M&A 以赚取高额利润。
专业化重组塑造具有极强焦点竞争力的军工巨头。只管身处重组热潮,但军工企业的并购之路是有着明确的思路:► 牢固或塑造优势部门:Lockheed 收购 General Dynamics 的军用飞机生产部门,Boeing 收购 Rochwell 的航空航天部门,划分用以牢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Raytheon 收购 Hughes 公司、Texas Instrument 的防务电子业务,牢固在导弹、电子领域的优势;Northrop Grumman 收购建设过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和第一艘“北极星”级核导弹潜艇的 Newport News、原属于 Litton 的制作美国半数“神盾”护卫舰和“神盾”驱逐舰的 Ingalls、制作水师后勤船只的 Avondale,General Dynamics 收购 Electric Boat、与 Ingalls 旗鼓相当的 Bath Ironworks、建设水师后勤船只的 NASSCO,划分用以打造极具竞争力的造船部门;► 吞并科技公司,进阶系统集成商:据统计,仅在 2001~2004 年的 3 年间,美国巨形防务承包商就吞并约莫 180 家高技术公司。例如,主营战车和战舰的 General Dynamics 收购 Creative Concepts 公司,主营导弹、电子的 Raytheon 收购 Blackbird Technologies 公司,Boeing 收购 Argon ST 公司,等等。
美国防务巨头收购科技公司,便于为美军提供整体防务解决方案,进阶系统集成商;► 剥离不相关业务,注重并购后的专业化整合:1995 年 Martin Marietta 与 Lockheed合并完成,确定将航空、航天、全球通讯、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作为焦点业务,因而在 1996 年出售原 Martin Marietta 的战斗车辆及武器系统分部,在收购完成 Loral公司后出售丈量与控制系统分部;Northrop Grumman 为提高在卫星通讯及导弹系统领域的职位,2002 年收购国防与汽车零部件团体公司 TRW,随后便相继出售 TRW Automotive、TRW Marzocchi Automotive Pumps、TRW Koyo Steering Systems 等业务部门;► 注重军民一体化生长:General Dynamics 在 1999 年收购主要生产豪华大型公务机的 Gulfstream Aerospace 公司,拓展并强化民用航空制造业务。尔后在 2008 年,GD 收购 Jet Aviation Management AG,拓展并强化商用喷气机租赁和维修服务。在军民一体化生长上,Boeing 公司更为突出,其军用航空、民用航空两条主线生长一直明晰,在收购军工业务之外,也在收购如主营航空海航导航的Jeppesen Sanderson、Vought Aircraft Industries 的机身局部装配厂房等标的,增强军民两用航空的生长。
“吞并重组▶市值拉升▶吞并重组”,良性循环加速巨头腾飞。军工巨头举行资本重组,不仅可以通过并购后的并表扩大资产增厚收入、通过出售不须要业务节约花销降低成本接纳现金,还可增强业务间的协同与耦合、提高整体谋划效率,提升估值与市值。
而当市值提升后,公司又可举行更多更大规模并购运动,发生良性循环,加速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腾飞。四、美国军工企业的多样化生存之道“大而全”与“小而精”成熟期的美国军工工业要求企业具备全方位的竞争力。现在,美国军工行业内的主要竞争要素为:(1)技术卓越、可靠、宁静,产物及服务的成本具有竞争力;(2)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研发新产物、新技术,提升任务性能,适应不停变化的威胁;(3)乐成的项目执行能力,庞大而综合的项目系统可以保证定时交付;(4)全球结构,具备较强的获取客户的能力;(5)良好的名声、客户的信任,泉源于军工企业良好的谋划历史;(6)乐成的客户关系治理。
市场空间、产物特性、工业链位臵决议企业的生长方式。我们认为,巨头与中小公司的演进门路迥异,但都可以乐成生存与生长,是源于差别的市场空间、产物特性、工业链位置:► 市场空间:中小企业的焦点主营多为 ISR、网络通信、后勤培训等支持性产物,少少在美国政府采购排名前列泛起,市场空间较为狭窄;五大巨头的焦点主营为航空航天设备、导弹系统、军舰等产物,此类产物在美国政府的装备采购项目排名中多处于前列,市场空间极为辽阔,如 F-35、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三叉戟导弹等。因而,以航空器、导弹、军舰为焦点主营的企业有生长为巨头的天然因素。
► 产物特性:五大巨头中,BA、LMT、NOC 均是以航空航天器为传统优势业务,RTN以导弹系统为传统优势业务;中小企业中,却少少看到以航空航天器、导弹系统为焦点主营的公司。航空器、导弹等尖端产物对技术、人才、资金的要求极高,而且需要体系庞大的设备和子系统支撑,因而此类产物的研发生产只能在资金及技术实力雄厚、产物体系完整的大型企业中举行;尖端产物对极致科技的追求,要求巨头要不停外延并购,使巨头体量愈发庞大。
► 工业链位臵:巨头多为美国政府的首要承包商,为政府提供完备的作战能力体系解决方案,因而巨头需要不停外延并购以快速补全所欠缺的能力,这在技术厘革较为频繁的 ISR、网络宁静、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常见;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工业链上游,提供原质料、零部件、子系统,其谋划的成败取决于巨头承包商对其产物的认可水平,因而如 EST 等处于上游的中小企业要将产物做到极致,走小而精的生长门路。研究美国特色军工企业对我国军工企业生长路径研判有重要参考意义。现在,我国军工企业生长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军工行业生长仍处于上升期。
美国军工行业经由百年历史生长,现在已进入成熟期,美国特色军工企业生长方式对我国军工企业生长路径研判有重要参考意义。因而,我们从美国繁多的军工企业中挑选 5 家巨头、5 家中小企业以及 1 家创新型军工企业 SpaceX,举行细致分析,以期有所借鉴。大市值特色军工企业概览1、Boeing:军用及民用航空协同生长的全工业链巨头Boeing(BA.N)建立于 1916 年,以水上飞机起步,从建立之初即为军用、民用飞机两条线生长,并在 1964 年设立航天中心,生长航天工业。1997 年,Boeing 吸收合并McDonnell-Douglas,增强军用飞机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Boeing 依旧以民用航空、军用航空、太空为三条生长主线。2014 年,Boeing 营业收入 907.62 亿美元,净利润 54.46亿美元,划分同比增长 4.78%、18.78%;其中,商用飞机收入占比 66%,防务、太空与宁静收入占比 34%。► 商用飞机:747、767、777、787 宽体客机,737 窄体客机,787-10、737 MAX 衍生产物,以及 777X 下一代客机。
► 军用飞机:牢固翼战斗机,如 F/A-18E/F 超级大黄蜂、EA-18G 咆哮者电子战机、F-15攻击鹰、B1-B 轰炸机、B-52 轰炸机;直升机,如 CH-47 支奴干直升机、AH-64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V-22 鱼鹰倾斜旋翼垂直/短距起降多用途直升机;无人机,如扫描鹰无人机、H-6U 小鸟无人直升机、魅眼(Phantom Eye)无人机;运输与侦察机,如 P-8A 波塞冬侦察机、C-17 全球霸王 III 运输机、KC-46A 加油机。► 网络与太空:包罗 C4ISR、情报系统、战略导弹与防御系统、国际空间站、卫星运载火箭、GPS、太空探索。► 全球服务与支持:包罗一体化后勤支持,飞机维护、改装与升级,航行训练等。2、Lockheed Martin:以航空航天及导弹防御能力为焦点的军工巨头Lockheed Martin(LMT.N)建立于 1912 年,是美国以致全世界最大的防务承包商,以航空航天设备系统为优势工业。
2014 年营业收入为 456 亿美元,净利润为 36.14 亿美元,划分同比增长 0.53%、21.23%。2014 年,79%收入来自美国政府,20%来自国际军方客户,1%来自商用及其他。现在,公司下设 5 大部门:航空、航天、导弹火控、任务系统及培训、信息系统和全球解决方案。
2015 年,Lockheed Martin 同意以 90 亿美元收购UTC 旗下的 SIKORSKY 公司,增强直升机业务的竞争力(如黑鹰直升机)。► 航空:Lockheed Martin 的航空部门有凌驾 100 年的谋划历史,研发、设计、制造、集成、维护、支持、升级先进的军用航行器,包罗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及相关技术。主要项目包罗:F-35 闪电 II 团结攻击机,是多用途的第五代战机,占 2014年总收入 17%、航空板块收入的 52%,是公司收入孝敬最大的项目,2014 年交付39 架,现在手握美国政府的 2,443 架订单、国际客户的 100 架订单;C-130 鼎力大举神、C-130J 超级鼎力大举神,国际战术运输机,2014 年交付 24 架;F-16 战隼,低成本、多用途战斗机,2014 年交付 17 架,在手订单可延续至 2017 年;F-22 猛禽,多任务的第五代战机,2012 年已竣事生产,现在主要提供更新升级及维护业务;C-5M 超级银河,战略运输机,现在主要是将 C-5 升级为 C-5M 的项目。此外,旗下的臭鼬工厂(Skunk Works)有凌驾 70 年的谋划历史,专注于推动航空器的技术厘革,不停打破航空器的技术界限。
U-2 Dragon Lady 即为臭鼬工厂的自得之作,是极为可靠的高空情报、监视、侦察(ISR)平台。► 航天:专注于研发、设计、制造卫星、防御导弹系统、太空运输系统,主要项目包罗:星载红外系统(SBIRS),为美国空军提供全球导弹发射和追踪能力;下一代甚高频卫星通信系统(AEHF),为美国空军提供高度宁静卫星通信能力;GPS III;静止情况监测卫星(GOES-R),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及及早预警;移动用户目的系统(MUOS),美国水师的下一代窄带卫星通信系统;三叉戟ⅡD5 舰队弹道导弹,美国唯一在产的潜艇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猎户座”多用途载人飞船(Orion),NASA的用于太阳系内探索的新型载人飞船项目。► 导弹火控:提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战术导弹及空对地准确攻击系统、后勤和其他技术服务、火控系统、作战任务支持、载人及无人地面车辆。主要项目包罗:敷衍机载威胁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PAC-3),敷衍大气层外威胁的末了高空区域防御导弹系统(THAAD);多生机箭发射系统(MLRS M270A1),“地狱火”导弹,团结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标枪”反坦克导弹;综合导航和目的指示功效的火控系统(LANTIRN),阿帕奇火控系统,Sniper 瞄准系统;技术服务,包罗全球航空解决方案、C4ISR 等。
► 任务系统及培训:提供舰载及潜艇的任务和攻击系统、牢固翼和旋转翼飞机的任务系统和传感器系统、导弹防御系统、雷达系统、仿真训练、无人系统和技术。主要项目包罗:宙斯盾作战系统;濒海战斗舰;MH-60 海事直升机任务系统及传感器系统;TPQ-53 雷达系统;鹰眼雷达系统,用于 E-2C/D 飞机;太空护栏系统,是美国空军的陆基雷达系统。3、General Dynamics:以地面及海上作战能力为焦点的军工巨头General Dynamics(GD.N)前身为 Electric Boat,建立于 1899 年。
在 1990 年之前,General Dynamics 收购 Convair、Chrysler Defense,逐渐壮大;1990~1995 年,先后出售战术导弹部门、牢固翼军用航行器部门、空间系统部门、飞机结构部门,仅保留 Electric Boat和Land Systems。1995年后,General Dynamics再次开展大规模并购,先后购置Bath Iron Works 、NASSCO、Gulfstream Aerospace、GM Defense 等资产,如今已形成商用航空、战斗车辆、武器弹药、通信及 IT 解决方案、造船的业务组合。2014 年,GD 营业收入为 308.52 亿美元,净利润为 25.33 亿美元,划分同比增长-1.17%、7.47%。
在 2014 年的营业收入中,58%来自于美国政府,17%来自于美国的商业客户,14%来自于外洋商用客户,11%来自于外洋的防务部门。针对于美国政府的销售,订价模式分为三种:军工产物订单以项目外包(牢固价钱)为主,占 2014 年美国政府销售的53%,GD 负担更大风险但利润水平更高;设计研发、维修维护及其他服务订单以成本加成、人力外包(以时间及物料消耗订价)为辅,划分占比在 43%、4%,GD 负担风险较小但利润也较少。现在,GD 分为四大业务条线:航空航天、战斗系统、信息技术、海上系统。
► 航空航天:以湾流系列(Gulfstream)商用喷气机的研发、制造、维修维护、飞机治理,以及具备领先技术的驾驶员座舱、客舱系统研发、生产为主要业务,2014 年收入占比 28%。主要产物包罗下一代商用喷气机 G500、G600、G650ER 等。► 战斗系统:2014 年收入占比 18%,包罗军用作战和战术车辆,如轻型装甲车 LAV(市场领先,在手订单 100 亿美元)、Stryker 战车、地面灵活车辆 GMV、内部运输车辆 ITV、Abrams 主战坦克及系统提升装备等;武器系统,如 M2/M2-A1 重型机枪、MK19/ MK47 榴弹发射器,水师的近战武器系统 CIWS、濒海舰的多个子系统、DDG-1000 驱逐舰的火力任务模块,为美国所有牢固翼战机配备的高速加特林机枪;弹药,Hydra70 航空火箭弹、大口径坦克炮弹、迫击炮及火炮炮弹等。► 信息技术:2014 年收入占比 30%,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的首要承包商;美国水师濒海战斗舰(LCS)、团结高速船(JHSV)的 C2 系统的首要集成商。
► 海上系统:2014 年收入占比 24%,包罗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DDG-51)、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DDG-1000)、移动登陆平台(MLP)辅助支援舰,以及液态天然气 LNG 驱动的商用舰船。4、Northrop Grumman:以航空航天及情报监视能力为焦点的军工巨头Northrop Grumman(NOC.N)前身为 Northrop 航空,建立于 1939 年,代表性产物为B-2 轰炸机。1994 年,Northrop 航空收购 Grumman 公司,后者是同样是领先的军用航空系统集成商,代表性产物为登月计划的登月舱。
1996 年,公司收购 Westinghouse Electric,后者是细密雷达及其他电子系统的领先制造商,应用于国防及民航领域。2001年,公司收购 Litton Industries,后者是电子信息技术、造船领域领先企业。2002 年,公司收购 TRW,后者是军民用宇航系统、卫星载荷的领先制造商。
2011 年,公司剥离造船部门建立 HII。现在,Northrop Grumman 的优势领域在无人系统(“全球鹰”无人机、“蝙蝠”无人机、“捕食者”无人机、“火力侦察兵”无人侦察直升机、“火鸟”无人 ISR 平台)、网络技术、C4ISR(系统集成、情报收集设备)、后勤服务(物流信息化、供应链治理、训练与仿真、自动测试设备、高科技服务)。2012~2014 年,来自美国政府的收入占比约为 85%,来自外洋军方的收入占比约 10%。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40 亿美元,净利润 20.7 亿美元,划分同比增长-2.77%、5.99%。
公司现在下设 4 个业务部门:航空航天系统、电子系统、信息系统、技术服务。► 航空航天系统:包罗四项业务,ISR 无人系统(RQ-4 全球鹰侦察系统、火力侦察兵航空系统、北约同盟地面监视系统、水师无人空战系统)、军用航空系统(机载集成C4ISR、电子战、长距离攻击系统,如 JSTARS、EA-6B Prowler 机载电子战武器系统)、太空系统(用于科学研究及太空 C4ISR 的系统及设备,如 James Webb 太空望远镜)、战略项目及科技。► 电子系统:包罗三项业务,ISR 及瞄准系统(F-35 火控雷达、LITENING 瞄准吊舱及漫衍式孔径系统 DAS、机载监视雷达、天基红外预警系统 SBIRS)、地面自我防卫系统(研制反抗红外或无线电制导导弹及跟踪系统的设备,如地/空任务定位雷达G/ATOR、TPS-78 陆基雷达)、导航及航海系统(AN/SPQ-9B 反舰导弹雷达,并为各种舰船、航空航天器、武器系统提供惯性导航及定位系统)。► 信息系统:包罗七项业务,网络服务(网络宁静解决方案、动态防护、恶意软件侦测、网络分析平台)、C2(战斗治理、指挥中心集成、战斗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防护系统)、通信(提供底层网络、网络治理、网关系统、无线电服务)、ISR(提供SIGINT、机载侦测、情报及数据聚合系统及服务)、空中及导弹集成防御 IAMD、民用 IT 支持、康健,重点项目包罗战场机载通信节点(BACN)、F-35 通信导航识别(CNI)集成航空系统、导弹防御战斗指挥系统(IBCS)。
► 技术服务:包罗两项业务,后勤服务集成及现代化(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武器系统升级维护,如为由 59 架 KC-10 组成的空军舰队提供武器系统的后勤服务)、任务解决方案及预备(全方位培训,如沙特国防警卫队训练支持项目)。5、Raytheon: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雷达与导弹巨头Raytheon(RTN.N)建立于 1922 年,以民用电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二极管)起家,使收音机进入美国人民的生活。
二战时,Raytheon 转向军用雷达,为美国及英国 80%的雷达提供磁控管。战后及冷战时期,微波炉是 Raytheon 发现的最著名的民用设备;军用领域,Raytheon 研发出制导导弹系统、陶式反坦克导弹、爱国者导弹,为阿波罗 11 号配备其时最可靠的盘算机系统、可将无线电和电视信号传回地球的微波管。近半个世纪以来,Raytheon 收购 E-Systems、Texas Instruments Defense、Hughes Aircraft 等资产,生长为专注于国防、领土宁静及其他政府市场的高科技企业。
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228.26亿美元,净利润22.44亿美元,划分同比增加-3.71%、12.42%。2014 年,Raytheon 的营业收入中 70%来自美国政府,13%来自于外洋军方。Raytheon现在的领先领域在导弹防御、C5ISR、网络宁静、电子战、准确武器、专业服务,划分为四个业务部门:集成防御系统、情报信息及服务、导弹系统、太空及机载系统。► 集成防御系统(IDS):IDS 在对空及导弹集成防御、雷达解决方案、海战及军舰电子系统、C4I 解决方案、国际/海内空管系统等领域有绝对优势。
现在,IDS 有如下产物线:GIS,提供对空及导弹集成防御系统,如革新型预警雷达(UEWR)、便携式侦测雷达(AN/TPY-2)、团结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用网络传感器系统(JLENS);IAMD,如国家先进防空导弹系统(NASAMS)、Hawk XXI 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SCS,提供海上对空及导弹防御雷达系统(如美国水师首个多功效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SPY-3)、海上战斗治理系统(为 DDG-1000 提供任务系统设备,为 LPD-17 提供全部舰载电子系统,为 CVN-78 提供战斗系统集成)、航空反潜和水雷战系统、航海导航系统等;C4I;► 情报信息及服务(IIS):专注于全球 ISR、导航、太空与天气解决方案、网络宁静、数据分析、训练、后勤、任务支持等,有如下产物线:信息宁静与特种任务(CSM);全球训练解决方案(GTS);情报与地球视察(IEO),如 GPS-下一代操作控制系统(GPS-OCX);任务支持与升级(MSM)。► 导弹系统(MS):现在,Raytheon 在手订单包罗陶氏导弹系统(TOW)、宝路石导弹系统、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系统(AMRAAM)、尺度三型飞弹(SM-3);已完成 SM-3、外太空拦截(EKV)、小直径炸弹 II(SDB II)的航行测试,于 2015 年开始小量生产。
MS 有如下生产线:空战系统(AWS),包罗 AMRAAM、SDB II、团结防区外发射武器(JSOW)、AIM-9X 响尾蛇飞弹、雷达滋扰型微型空射诱饵(MALD-J)、反辐射导弹(HARM)、Maverick 准确攻击导弹、Griffin 轻量导弹;对空及导弹防御系统(AMDS),包罗尺度六型导弹(SM-6)等;海上及区域防御(NAMD),包罗 Phalanx近战武器系统、滚体导弹(RAM)、尺度二型飞弹(SM-2)、水上麻雀导弹系列(ESSM)等;陆地作战系统(LWS),包罗长距离反装甲、反防御工事、反两栖登陆的陶氏武器系统,TALON 激光制导火箭,GPS 导航武器 Excalibur,第三代前视红外系统(eLRAS3)、装甲车反坦克系统(LAV-AT)等;先进导弹系统(AMS),研究应用高能微波技术、遥感系统、无动能武器等先进技术。► 太空及机载系统(SAS):电子战相关技术及应用,如 EO/IR 传感器、机载监视雷达及火控应用、智能信号系统、通信系统,2014 年交付第 500 个 APG-79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系统,拿到电子战计划和治理工具(EWPMT)项目,并在甚高频卫星通信(AEHF)处于领先职位。
SAS 的主要产物有:为美国水师 P-8A 波塞冬提供的 APY-10雷达,为“捕食者”无人系统提供的 SeaVue 雷达,为“收割者”无人系统提供的多光谱定位系统,为 F-15、B-2、F/A-18E/F、EA-18G 提供的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EWPMT,团结极地卫星系统(JPSS),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等等。中小市值特色军工企业概览1、L-3 Communications:专注于情报与宁静通信领域的防务科技巨头L-3(LLL.US)建立于 1997 年 4 月,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情报监视侦察(ISR)系统、航空支持(包罗改装、后勤及维护)、培训和模拟、夜视和图像增强设备、IT 解决方案、网络行动等领域的首要承包商,同时也是军用和商用平台上的通信及电子系统产物的领先制造商。
L-3 的客户包罗美国国防部以及各大首选承包商、美国政府情报机构、美国领土宁静局、外国政府,以及海内和国际商用客户。以 2014 年主营收入计,美国政府收入占比 71%(其中 DoD 占比在 66%),外洋政府收入占比 15%,海内外商用客户占比 14%。
在国防部的订单中,空军、陆军、水师、其他的占比划分为 26%、17%、14%、9%。L-3 共有 4 个业务模块:航空航天系统、电子系统、通信系统、国家宁静解决方案(NSS)。
2014 年,L-3 的营业收入为 121.24 亿美元,净利润 6.64 亿美元,划分同比淘汰 3.95%、11.58%。► 航空航天系统:2014 年,航空航天系统收入为 43.21 亿美元,总收入占比 36%。
一方面,L-3 可以为全球 ISR 市场提供产物和服务,专注于无线电情报(SIGINT)及多种情报平台,提供机载和地面 ISR 系统、联网 ISR 通信、C3ISR 支持服务;另一方面,L-3 可以为军队、政府、企业提供航行器全生命周期的后勤和支持服务,包罗航行器的改装、升级、翻新、维修。L-3 的任务集成部门(MID)在庞大 ISR 系统研发上有将凌驾 60 年履历。值得注意的是,其为下一代小型载人 ISR 飞机开发的 SPYDR,是现在最尖端的机载 ISR 平台,可以在军事行动、疆域巡逻、搜救、情况观察中收集无线电和全动态视频情报,提供端对端的 ISR 解决方案。
SPYDR 的奇特之处,在于可以安装多种传感器,包罗光电/红外传感器、电子监视系统、目的跟踪雷达。2014 年,MID 开发出 SPYDR II。► 电子系统:2014 年,电子系统收入为 46.17 亿美元,总收入占比 38%,是 L-3 的最重要业务。
L-3 可为国防、商用、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包罗民用/军用航空模拟与培训、传感器系统(潜艇光电子系统及潜望镜、IED 防御系统)、能源与推进系统、水面船舶系统(导航、定位、通讯、自动化集成)、航空部件(驾驶员座舱、航空电子设备、机载防撞系统)、单兵系统(视野增强产物、武器训练系统)、宁静探测系统(机场安检)等。其中,传感器系统、船舶与能源系统可以为许多高优先级的 DoD 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罗美国水师的弗吉尼亚级潜艇。► 通信系统:2014 年,通信系统收入为 19.77 亿美元,总收入占比 16%。
从最先进的 U-2、P-3,到无人机“捕食者”、“全球鹰”,L-3 的宁静通信设备配备在每个关键的航空平台,保障实时、宁静的信息通信。► 国防宁静解决方案:2014 年,NSS 收入为 12.09 亿美元,占比 10%。L-3 为美国军方、情报机构等提供网络行动、情报行动、指挥与控制、数据宁静等全方位的 IT 技术支持。
2、Huntington Ingalls:深耕军用舰船制作的老牌船厂Huntington Ingalls(HII.US)是美国最大的军舰制造商,总部设在弗吉尼亚,专注于军舰研发制造,旗下两大船厂 Ingalls 和 Newport News 已经有凌驾 100 年为美国水师提供军舰设计、制造、检验的历史。2011 年,Northrop Grumman 将旗下 Ingalls、Newport News、Avondale 从团体分散,合并设立 Huntington Ingalls(现在 Avondale 于 2014 年 10 月已停产)。Huntington Ingalls 是美国核动力航母的唯一设计和制作者,是美国水师两栖攻击舰及远征作战舰的制作者,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国家宁静舰(NSCs)的唯一制作者,是美国核动力潜艇两家设计和制造者之一,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两家制作者之一,是核动力航母加换燃料和庞大检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为美国水师各种船舶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9.6亿美元,净利润为3.4亿美元,划分同比增加2.0%、29.5%。
公司的营业收入中,88%来自美国水师,8%来自美国海岸警卫队,2%来自商业客户,2%来自其他政府机构。► Ingalls:坐落于帕斯卡古拉(密西西比州),有 77 年的军舰制造历史,是公司的通例动力舰船的设计和制作基地,主要产物包罗两栖舰、水面战斗舰、国家宁静舰(NSCs):两栖舰包罗大型两栖攻击舰(LHA)、两栖船坞运输舰(LPD)、多功两栖攻击舰(LHD),现在已交付 LHA-6 America(2014 年,可起降 V-22、F-35B)、LPD-17 San Antonio(2015 年)、LPD-25 Somerset(2013 年),在建 LHA-7 Tripoli(2018 年)、LPD-26 John P. Murtha(2016 年)、LPD-27 Portland(2017 年);水面战斗舰以 DDG-51 项目为主,现在已交付 28 艘 DDG-51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1艘 DDG-110 USS William P. Lawrence,现在在建 1 艘 DDG-113 John Finn(2016年)、1 艘 DDG-114 Ralph Johnson(2017 年)、4 艘 DDG-51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2018 年);国家宁静舰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现代化项目的焦点,Ingalls 手握 8 艘 NSC的承包项目,现在已交付其中 4 艘,2 艘将于 2015 年交付,剩余 2 艘也在开始制作。► Newport News:坐落于弗吉尼亚,有 129 年的造船历史,自 1933 年起共为美国水师交付 30 艘航母,其中 10 艘仍在服役;自 1960 年起共为美国水师交付 58 艘潜艇,而在服役的54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中的25艘均出自Newport News之手。
NewportNews 是公司的核动力航母和潜艇设计制造基地,现有业务包罗核动力军舰设计制作、核动力军舰燃料补给和检验、商用核设施的重型装备制造、情况危害现场的处置惩罚:核动力航母,现在已交付 CVN-68 Nimitz-class、CVN-77 USS George H.W. Bush,在建第 1 艘 CVN-78 Gerald R. Ford(51 亿美元,2016 年),手握第 2 艘 Ford 级航母 CVN-79 John F. Kennedy;核动力潜艇,现在已交付 11艘 SSN-774 Virginia-class,在手订单可维持每年 2 艘的建设量,最后 1 艘预计在 2023 年交付。此外,NewportNews 在为 Electric Boat 做子承包商,互助 14 艘 SSBN Ohio-class 核潜艇的替代项目。
3、Orbital ATK:既是太空商业化应用先驱,又是美国最大枪支弹药供应商2015 年 2 月,Orbital 与 ATK 完成合并,组建 Orbital ATK(OA.N)公司。Orbital 于 1982年由到场哈佛商学院的三位挚友建立,从首轮投资生长至今,已是太空相关系统的军方首选承包商,同时也是太空商业化应用的先驱。ATK 原为 Honeywell 的防务部门,1990年独立,已有近 50 年为美国及同友邦提供防务产物的历史,是最大的中小口径弹药、单兵武器(步枪、机枪)制造商。ATK 通过收购 Hercules 宇航公司(1995 年)、Thiokol Propulsion(2001 年)进入航天市场,现在是宇航、防务、商用市场上的重要企业。
2014年,Orbital ATK实现营业收入 31.74亿美元,净利润2.02亿美元,划分同比淘汰33.53%、40.61%;来自于美国政府的收入占比 75%(陆军 27%、水师 15%、NASA 13%、空军6%、其他美国政府机构 14%),商用及外洋客户占比 25%;在手订单 120 亿美元左右。现在,公司的主要产物包罗运载火箭及推进系统、卫星及相关组件和服务、复合航空结构、战术导弹与防务电子、细密武器装备及弹药,分为三个业务团体:航行系统、防务系统、太空系统。
► 航行系统:由 ATK 和 Orbital 的太空部门组建而成,是固体火箭推进系统的首要制造商、中小型太空运载火箭的领先制造商,下设运载火箭分部(研发制造 Antares、Minotaur、Pegasus 火箭,已成为小负荷运载火箭的行业尺度)、推进系统分部(为NASA 新式重型运载火箭 Space Launch System 提供五段助推器、为 Orion 多功效载人飞船提供发射中止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分部(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提供亚轨道运载火箭的向导厂商,已往 10 年为美国发射 75 次)、航空航天结构分部(为 F-35、B-2、Delta II、Delta IV 运载火箭、空客 A350XWB 提供轻质可靠的复合质料结构)。► 防务系统:生产各式弹药、枪支以及导弹系统,下设武器系统分部(大中口径为主,如 XM25 榴弹枪 CDTE、MK19 MOD-3 重机枪、MK44 Bushmaster 自动火炮、先进战术制导火箭弹 GATR)、防务电子分部(专注于机载武器化的情报、监视、侦察平台)、导弹分部、小口径系统分部(谋划 LCAAP 直至 2020 年,为美国军队生产小口径弹药的最大厂商,包罗.05、5.56mm、7.62mm 以及非标品种枪支弹药)。► 太空系统:行业领先的中小型卫星制造商,如 GEOStar™ 2、GEOStar™ 3,可用于商用、民用、军用、科研等领域。
4、Esterline Technologies:专注于航空领域的高端质料与电子部件供应商Esterline Technologies(EST.N)建立于 1967 年,是专注于航空与国防市场的专业制造企业,收入的 80%来自于军工客户,20%来自于将军工技术就近民用。Esterline 的业务主要包罗航电控制、传感器与系统、高端质料三个板块,主要到场航空、防务、工业、制药、能源、游戏等市场。值得注意的是,2013 年 2 月,Esterline 通过收购用于游戏行业的输入设备的提供商 Gamesman Group,切入游戏设备的民品领域。
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0.51 亿美元,净利润为 1.02 亿美元,划分同比增加 4.13%、-37.83%。► 航电控制:航电系统业务主要为军用及民用飞机提供驾驶员座舱系统集成(如F-35、Boeing 787、空客 A350XWB、T-6B),以及如导航、显示、任务系统、增强视野、HUD 瞄准设备、微电子等航电产物;控制和通信系统业务主要为民用及军用飞机、军用车辆及舰船提供集成控制系统、双向通信系统,设计并制造适用于极端战场情况下的军用音频、视频及信息产物(耳机、手握设备);交互技术业务主要为工业、制药、游戏等行业提供通用控制面板、输入设备,以及为军用及民用航空提供高端按钮、旋转开关、键盘、面板、显示器、指示灯。Esterline 是 Boeing 787 项目的一级供应商,设计和制造所有的驾驶舱面板及系统软件,以及控制杆、握把、轮、专用开关系统。► 传感器与系统:为航空客户设计及制造高精度温度、压力、速度传感器,为航空、军工、舰船、核行业客户提供极端情况下的电气互联系统,为航空、军工客户提供电源开关、控制和数据通信设备。
2014 年,Esterline 的主要客户包罗 Boeing、GE、Honeywell、Rolls-Royce、UTC 等。► 高端质料:主要研发和生产适用于极端情况(温度、压力、震动、化学腐蚀)的高端质料,例如用于喷气机和火箭引擎的弹性质料、热阻绝缘质料、高温轻质金属绝缘质料,主要客户包罗 Lockheed Martin、Northrop Grumman、Wesco、Boeing;以及可燃药筒、红外诱饵弹,是美国武装队伍唯一的可燃药筒供应商,以及两家提供红外诱饵弹的厂商之一。5、Oshkosh:深耕轮式特种车辆领域的老牌防务商Oshkosh(OSK.N)建立于 1917 年,以四轮驱动技术和越野灵活性技术起家,专注于特种车辆以及车身的研发和制造。
自 1996 年,Oshkosh 共实施 15 项重大并购、2 项资产剥离,专注于增强主业的竞争力,思路十分清晰:就大额并购而言,关注在具有发展性的市场中生产特种车辆及车身的龙头品牌,从而切入新的车辆品种;就小额并购而言,关注于对现有产物线的延伸,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现在,Oshkosh 共有四个业务部门:特殊用途装备(高空作业平台、推土机、拖车等)、军用车辆(团结轻型战术车辆、TAK-4 悬挂系统等)、商用车辆(混凝土搅拌机、可拆卸集装箱设备等)、消防和紧迫车辆(消防车、扫雪车等),划分在 2014 年销售额中占比 51%、25%、11%、13%。2014 年,公司有 24%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
Oshkosh 防务部门有为美国国防部提供军用战术轮式车辆的凌驾 90 年的历史。1981 年,Oshkosh 被国防部授予第一个灵活战术卡车(HEMTT)订单,尔后便专注于差别载荷的军用战术车辆的研发和制造,可应用于坦克搬运、导弹系统,以及弹药、燃料、士兵、货物运输等多种用途。
在军用卡车领域,Oshkosh 已经具备轻型战术车辆(L-ATV、JLTV、S-ATV、HMMWV)、中型战术车辆(MSVS、FMTV、MTVR)、防线雷反伏击车(MRAP)、重型战术车辆(HEMTT A3、A4、HET、LVSR)、失事飞机救援救火车(ARFF),以及各种车辆系统(TAK-4 独立悬挂系统、CORE1080 乘员掩护系统、ProPulse 混淆柴油电力系统、Command Zone 集成控制和诊断系统、TerraMax UGV 无人车辆系统)的完备生产线,并可提供 C4 及系统集成、生命周期治理、改装、校准、培训等服务。2015 年 8 月25 日,Oshkosh 再次斩获美国陆军的团结轻型战术车辆(JLTV)67 亿美元订单,其中的TAK-4i 悬挂系统是 Oshkosh 的优势技术所在。
6、SpaceX:致力于降低太空运输成本、实现星际移民的航天新星SpaceX 建立于 2002 年,是“钢铁侠”Elon Musk 继 Paypal 之后建立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先进的运载火箭及宇宙飞船的设计、研发、制造、发射业务,致力于开发复用火箭技术、降低太空运输成本,最终实现星际移民的雄伟目的。现在,SpaceX 主要产物包罗猎鹰 1 号运载火箭(Falcon 1)、EELV 级猎鹰 9 号运载火箭(Falcon 9)、猎鹰重型运载火箭(Falcon Heavy)、可载人载货的龙飞船(Dragon),以及在研的草蜢运载火箭(Grasshopper)、可复用火箭 F9R(Falcon 9 Reusable)、用于登陆火星的 Red Dragon飞船等。
停止现在,SpaceX 在手 60 项发射任务,订单总额达 70 亿美元;其中,包罗与Boeing 分享的 NASA“太空的士”条约(SpaceX 条约金额为 26 亿美元),将在未来几年使用 Dragon 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SpaceX 缔造多项历史记载。
自 2008 年 Falcon 1 第一次发射乐成之后,现在 SpaceX 已举行 40 余次发射,缔造多项纪录:2009 年,Falcon 1 成为历史上首个将商业卫星送到地球轨道的私人研制液体燃料火箭;2010 年,Dragon 成为历史上首个从近地轨道返回的私人研制飞船;2012 年,Dragon 成为历史上首个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私人研制飞船;2013 年,SpaceX 将垂直起降技术(VTVL)应用于 Grasshopper 火箭,在乐成升空 325米后准确降落在发射台,标志历史上首次制造出可重复使用火箭。SpaceX 的乐成主要在于极为低廉的发射价钱。Falcon 9 的发射价钱仅为 6,120 万美元(2016 年发射尺度价),而一向以低价著称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价钱仍在 7,000 万美元。
SpaceX 能够实现较低的发射价钱并有望继续走低,主要源于:► 美国有全球最完备的航天工业工业链,SpaceX 在研制历程中可大量使用成熟技术和成熟零部件:主力发念头灰背隼(Merlin 1)整体设计源自 TRW 公司,其中至关重要的喷注器来自阿波罗计划登月舱下降段发念头;SpaceX 使用的 2195 铝锂合金早已在航天飞机外臵燃料箱上使用;► 成熟产物的广泛应用可大幅缩短研发时间、削减研发成本:Falcon 9 从绘图板到首次发射仅用 4 年半时间,研发用度约为 3 亿美元,远低于美国 EELV 火箭的 35 亿美元;Dragon 飞船从绘图板到首次发射仅用 4 年时间,研发用度约 3 亿美元,远低于中国神舟飞船的 30 亿元人民币(20 世纪 90 年月)、日本 HTV 货运飞船的 8.5 亿美元(1997 年)、欧洲 ATV 货运飞船的 19 亿美元(1995 年);► 尺度化和通用化的火箭部件以削减生产成本:在工程设计上,SpaceX 公司 Falcon 9和 Falcon Heavy 都使用 Merlin 1 型发念头,在箭体设计和导航控制等方面都只管通用,仿效早期的福特公司,以高度纵向整合削减成本;► 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将进一步削减发射成本: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现在可乐成垂直降落的升空最高高度为 1000 米左右,由 F9R 在 2014 年实现。只管该技术稳定性仍不算较高(F9R 曾在 2014~2015 年两次发射失败),但该技术一旦突破并掌握,将极大削减发射成本。
本文关键词:美国,军工,独步,全球,世界,最强,m6米乐,科技,源自
本文来源:m6米乐-www.haoqianqifu.com